科学研究

学术视点 | 《2025中国上市公司纳税报告》

发布日期:2025-11-15    作者:初审/卫怡洁 复审/余莎 终审/李建军 责编/何雨浓         点击:

由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李建军教授、余莎讲师领衔与博士生胡圣,税务硕士李雨晴、黄媛媛及本科生陈子安合作编撰的《2025上市公司纳税报告》近日正式发布。《2025中国上市公司纳税报告》系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现代财税治理报告系列之一。报告旨在探求公司纳税情势,倡导公司依法纳税,助推持续优化税收征纳服务、改善营商环境。

《2025中国上市公司纳税报告》主要发现

2024年,上市公司实际纳税额总量39727.21亿元,占全国税收收入的22.70%,该比重较2023年增长了0.64个百分点。平均而言,2024年上市公司实际纳税额的均值为7.80亿元,中位数为0.53亿元。

自2021至2024年,上市公司单位收入纳税额稳定在0.056元上下,企业员均纳税额稳定在13.14万元上下,意味着企业经营状况稳定,人均产出稳定。

2024年,上市公司实际纳税额前100名纳税总额29133.82亿元,占所有上市公司实际纳税总额的73.33%,表明上市公司的纳税贡献主要源于头部企业,企业间纳税能力差异巨大。

2024年,采矿业、金融业、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际纳税额总量位列前三,实际纳税额占上市公司总纳税额比例近77%。与2023年相比,制造业的实际纳税额增长最多,增长226.01亿元;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速最大,增幅达67.07%;房地产行业的实际纳税额有明显下降,达到28.38%。此外,采矿业和金融业的单位收入纳税额和企业员均纳税额也位列前茅,而制造业相对靠后。

上市公司中国有控股企业仍是纳税绝对主体,同时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与其他企业不断发展,提升空间较大。2024年,上市公司中的国有控股企业数量约占30%,贡献了近80%的实际纳税额,其单位收入纳税额和员均纳税额相较于2023年略有上升且明显高于其他所有制的企业。

2024年,上市公司实际纳税额最多的5个地区(按注册地划分)分别是:北京、广东、上海、香港和浙江;实际纳税额最少的5个地区分别是广西、青海、海南、宁夏、西藏。

分税种来看,大部分行业的实际纳税额中企业所得税占比低于增值税和其他税种。在实际纳税额前三的采矿业、金融业、制造业中,仅金融业企业的所得税实际纳税额高于增值税和其他税种。国有控股企业的增值税和其他税种的纳税额均大于企业所得税税额。2024年,国有控股企业贡献了超过79%的企业所得税和85%的增值税及其他税收。

2024年,数字货币和数字政府概念企业的实际纳税额规模较小,单位收入纳税额和企业员均纳税额均低于全国整体水平,对税收贡献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民营企业在数字经济相关概念上市公司中占主导地位,而国有控股企业在新质生产力和低空经济相关概念上市公司中占主导地位。

友情链接: 西财首页 联系我们 院长书记信箱 诚聘英才 English

学院地址:四川省 成都市 温江区 柳台大道555号 西南财经大学 格致楼8楼    邮编:611130     电话:028-87092239 、87092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