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税收制度研究 | 张伦伦:有力应对美国政府“关税大棒”

发布日期:2025-10-30    作者:初审/卫怡洁 复审/张伦伦 终审/李建军 责编/何雨浓         点击:

张伦伦: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副教授

2025年1月,特朗普总统正式上任后将关税作为对外经济政策工具,开始对外全面实行所谓的“对等关税”(Reciprocal Tariffs)政策,向所有贸易伙伴无差别征收“最低基准关税”,对中国的关税更是层层加码。美国特朗普政府“关税大棒”造成国际贸易的混乱,其他国家或地区被迫与美国进行多轮次贸易谈判。中国对美也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反制措施。2025年5月12日,美国和中国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双方就大幅度降低关税、建立中美经贸磋商机制达成一致。

最近,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将对中国加征100%的关税,并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于11月1日生效。这被视为中美新一轮关税谈判前的极限施压手段,但若100%关税最终落地,将对中美双边贸易乃至全球贸易体系造成冲击,并进一步重塑美国的贸易格局。当地时间10月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自11月1日起对进口中型和重型卡车及零部件征收25%的新关税。特朗普称,还将对进口客车征收10%的关税。

我院张伦伦副教授在参加《四川财政与会计》“财税沙龙”栏目时,就“中国如何应对当前美国政府‘关税大棒’”展开理论探讨,下文是主要观点。

主持人:美国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特朗普政府在当下要发动关税战?

张伦伦特朗普所实施的关税政策是“美国优先”战略在财税领域的具体体现,与其竞选总统时的经济主张高度一致。梳理其竞选期间的政策表述及上任后的经济改革措施可以发现,其极力推行的关税政策背景主要包括:

一是减少贸易逆差。美国政府期望通过增加关税以减少贸易逆差,缓解美国债务压力。一般来讲,贸易逆差持续扩大会引致政府通过借债以弥补进口支付缺口。截至2025年9月,美国债务/GDP的比率为119%,远高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的债务安全线,减少贸易逆差以缓解债务压力是美国关税政策改革的重要推力。二是为整体性的税制改革腾挪空间。特朗普第二次竞选总统时曾经向选民承诺,增加关税的同时会大幅降低公众的个人所得税税负。换言之,增加关税会为其个人所得税等减税改革的推进腾挪空间。三是吸引资本回流,重振美国制造业。美国政府大幅提升进口关税,意图通过两个“倒逼效应”重振美国制造业。一方面倒逼跨国公司在美国境内建厂生产,以规避“昂贵”的美国关税;另一方面倒逼美国消费者更多地消费美国制造的产品,间接推动美国制造业繁荣。

主持人:美国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对国际国内的影响怎样,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什么?

张伦伦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冲击了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的稳定性,很多国家的对美出口受到极大影响,但从美国自身立场观察,其关税改革的实施效果也并不完全如其所愿。受美国现行经济结构的制约,其关税政策缩小贸易逆差的初衷并未实现。从中国视角看,2025年9月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虽然对美出口额连续6个月同比下降,但我国同期出口的整体增速达到了8.3%。换言之,对美出口下降并未影响我国整体的出口增长,充分显示了我国产业链的韧性和较高的抗风险能力。

主持人:面对美国关税霸凌逆行,中国采取了有理有利的反制举措,展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全球贸易秩序的坚定决心、强大能力,展现了负责担当的大国形象。请谈一谈,对于美国关税威胁和不确定性关税政策,我国及企业下一步的应对举措。

张伦伦美国的关税霸凌政策对我国形成了一定的压力,当前面临的外部形势也较为严峻。我国从战略设计及战术制定上积极应对美国关税政策变化,努力化解外部压力,并取得积极成效。预期美国对中国的经济压制政策会长期存在,下一步应对举措主要包括:一是积极扩大内需,应对外部挑战。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大幅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鼓励居民消费,夯实内需扩大的经济基础。二是深化海南自贸港、数字贸易试点改革,为“走出去”企业扎根海外和吸引外商投资中国创造良好、宽松的经济环境,在此基础上维护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三是积极利用已有的双边及多边自贸体系,削减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贸易成本和壁垒。如政府主管部门应积极支持企业充分利用RCEP中的原产地规则和贸易优惠,降低贸易成本,破除贸易壁垒,对冲美国关税政策的消极影响。

资料来源:《四川财政与会计》“财税沙龙”

友情链接: 西财首页 联系我们 院长书记信箱 诚聘英才 English

学院地址:四川省 成都市 温江区 柳台大道555号 西南财经大学 格致楼8楼    邮编:611130     电话:028-87092239 、87092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