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副教授
杨红祥、田松:四川恒通房地产土地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李玉青: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资产评估硕士生
近年来,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日益凸显,我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已将碳减排与节能环保提升至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层面。从全球视角看,低碳经济已成为重要的增长维度。资产评估作为保障经济健康运行、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工具,在此背景下被赋予了新的使命。随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碳资产评估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碳无形资产也愈发成为企业的一项关键资产。
碳资产评估与普通资产评估、无形资产评估乃至企业价值评估存在共通之处,例如在评估方法的选择上。然而,在关键参数的确定、评估对象的界定以及结论的有效使用等方面,该领域又具有显著的特殊性。正因这些特殊性,传统评估方法在应用于碳资产时面临诸多障碍。因此,探索并建立一套更为科学、专属的碳资产评估方法,已显得尤为迫切。
结论与建议
1.碳排放权该项资产具有实物期权的性质;引入不确定性因素,可以更好地描述碳排放权价值变化波动情况,使其评估结果更加合理。
2.期权有效期的确定,需结合具体期权的约定或预期履约期限。然而,评估目的不同,对有效期的考量也需相应调整。例如,在以质押为目的的评估中,有效期通常等同于质押期限,但需将展期的可能性纳入考量。而对于交易、企业资产管理或项目合作等目的,则需重点分析相关协议中的特定条款与附加条件,因为这些条件会直接决定或限制该期权的实际有效期。
3. 参数取值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是应用实物期权模型评估碳资产的重要基础。以波动率为例,其计算方法就包括近似资产收益率法、GARCH模型法、蒙特卡罗模拟法等。其中,收益率法又可细分为极差收益率法、对数收益率法。虽然计算思路繁多,但这些方法绝不能沦为随意调整评估价值的工具。评估者应深入理解各种方法对于具体项目和目的的适用性,并综合考虑数据资料的可获得性,从而选择最适宜的方法。毕竟,缺乏基础资料与数据,任何方法都将成为空中楼阁。
4. 对碳资产价值进行研究,根本宗旨在于助力国家低碳发展,而非夸大其价值与效用。因此,碳市场建设必须警惕“过度金融化”的风险,防范交易过程中可能滋生此趋势的各类苗头,避免出现“全民炒碳”的短期乱象。在此背景下,运用实物期权模型研究碳资产价值评估,旨在为其提供一种更为准确与科学的度量工具。然而,我们必须谨防陷入另一个误区:即为了发掘碳资产的潜在价值而过度夸大模型本身的作用,进而为“过度金融化”推波助澜。基于本研究的内容与结论,我们建议在实践中应始终结合具体评估目的,审慎使用该模型。必须明确,碳资产的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不能试图通过人为调整模型参数或进行主观性的模糊处理,来达成“提升”资产价值的目的。
 
资料来自:《中国资产评估》2025年第6期